单打独斗的人,就好比《富爸爸》中S象限里的一部分自雇者,独自打拼。这样的人成不了气候,迟早会被这个世界淘汰。试想,当一个人是与一个完整的团队去竞争时,所谓寡不敌众、失道寡助,他成功的可能性会有多大呢?
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、多能干,背景条件有多好,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折弯机人,那么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失败。因为,英雄再聪明都不可能是一个通才,哪怕再伟大的英雄阿基里斯,都有他的致命处——后脚跟。赫赫西楚霸王项羽、三国第一豪杰吕布,亦均过不了美人关。功夫之王李小龙再厉害,亦经不住几个拿枪的。只靠自己单打独斗,还能走多远呢?
“智圣”诸葛亮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,他在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被刻画得近乎完美。这是一位在三国史甚至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,都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伟人,后世称他为“神”。因为他一出茅庐,就火烧博望坡,赤壁助周郎,三分定寰宇,六出伐中原,空城退司马,让古往今来者瞠目结舌,所以惊呼日:“真神人矣!”从曹操、孙权,剪板机再到司马懿、曹真,哪个不畏他三分?
可是,如此雄才大略的“智圣”,其结局却是失败的,只留下前后两篇《出师表》,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巾,令后人喟叹不已。
诸葛亮的失败,绝对不同于项羽。项羽败于情商过低,诸葛亮则败于单打独斗(其实从广义上说,单打独斗也是一种情商的表现;只不过,液压机除了单打独斗,诸葛亮在情商的其他方面却做得很好)。他“事必躬亲”,作为丞相,居然连惩罚士兵几十棍的事也经常去监督(“自校簿书”,“罚二十以上亲览”)。他无时不在自己做功,却忽略了整个团队的作用。他想仅凭一己之力,来支撑整个蜀国的天下。也就是说,自从刘备死后,整个蜀国就他一个人说了算,其他人都靠边站(其实,刘备还没死时,也基本上是听从他的意见)。这或许正是造成蜀国最后走向灭亡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,人才都被他的聪明埋没了。
虽然他是卷板机纵横捭阖、才智过人、考虑周全,或许无人能及;但他没明白一个道理,那就是团体的力量,是远大于单独一个智者的。特别是对于治理一个国家、对现在来说则是治理一个大公司,就更是如此了。只有一个智商很高的人,是远远不够的。作为领导者,关键是要会用人,重要职责是“授权原则”,自己把精力集中在重要事务,而让下属获得一定的职权和责任,使其能够独立地发挥才能并取得成就,又在成就感的激励下取得更大的成就。不授权的领导不仅对领导者本人不利,他的下属还会感到自己不被信任,独立创造力不能得到发挥,因而会失去工作的积极性。
与此情形类似的是,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成功的企业老板,几乎都是靠单打独斗发展起来的。做得辛苦,守得不易,卷板机是他们的共同特点。他们虽然实现了自我价值,、却失去了一个人最基本的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