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社会的很多工作,都需要同事之间配合,打团体战。不善于与人交往的职员,往往不善于与人合作,只能单打独斗,不能利用别人的资源。因此,他们完成相同的工作,付出的努力和压力就要比其他同事大得多。
工作中的合群性,是与一个人从小是否过过集体生活、是否学到过怎样与人沟通有关。不善于与人沟通的职员,往往从小就比较孤僻,家庭环境中沟通比较少,从未真正学会与人交往的艺术。这样的职员到了氧化锌工作岗位,就会把在家庭中缺乏沟通的状态带到工作中,总是希望别人主动接近自己,自己却不会主动与人交流,时间长了,同事觉得他“不爱说话”,也就逐渐放弃了与他的交往。这时他又会感到被排挤,感到孤独,心理压力就会增大。
在我们的工作中,有许多过失或不完美,都是源于对沟通技巧的掌握程度。比如,由于对上司的指令没有及时反映,或不能迅速贯彻他的意图,从而让他记住你,这就会影响到你在他心且中的形象。假如老板说: “这份合同利润太低,我们不做了。”你可能会因为前期投入较大的精力,而对这种放弃的决策心存异议;甚至因为你没有及时通知你的下属终止这份合同,从而使一切按照你所原定的计划和步骤进行了。那么,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你是老板,又会怎样看待这样的下属?你会对违背命令的人委以重任吗?所以,如果你不能通过沟通让上司采纳你的建议,那就一定要把旋转阀 上司的决定在第一时间传达给有关人员,并且迅速且认真执行。又或者,上司交给你一项任务,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。这个时候你就要学会衡量轻重:如果你作主处理了,它对整体效果有影响吗?如果没有,大可自行解决,不必“凡事必请示”,这是很浪费上司时间的,也是无能的表现;如果有,就一定要请示了,否则,就可能因小失大、一错再错。
Army最近跳槽到了一家广告公司做平面设计,优美的工作环境、先进的办公设备、良好的行业美誉度,让她感到心满意足。上班第一天她就告诉自己,要努力干出一番成绩来,有任务了就一丝不苟地完成,力求完美;没有任务了也毫不松懈,在电脑前构思各种创意。由于工作过于专注,她根本没有注意到周围的环境,比如与同事之间的人际沟通。有的同事主动和她打招呼,她只是敷衍几旬,别人以为她架子大,就不再搭理她了。几天过去了,主管让设计部人员共同完成一个重要的case,Anny也在其中。虽然她有非常棒的设计才能,但是,由于平日缺少和同事的沟通,得不到必要的帮助和支持;性格内向的她更愿意自己独立研究,这样以来,与同事的距离拉得更大。弹簧吊架主管的“亲信”在主管面前打了小报告,她都蒙在鼓里。交稿的日子还没到,Anny为尽早显示自己的能力,迫不及待把作品拿给主管看,虽然作品不错,但主管仍然暗示她应该和同事打成一片。事后Anny却依然故我,当她遇到难题时也不向人求助,时间久了,她开始感到工作的困难。虽然尝试过改变这种局面,可是第一周的那几天她给同事造成了不佳的第一印象,要改变实在十分困难。
不久前,一家德资公司的行政职员丽达原已列入升职名单,却因一个偶然的失误搁浅了。公司要召开经理级会议,老板让她拟好会议日程和安排,然后下发到每位参会者手中。丽达很快做完了这件事,并把提纲用电子邮件发到了老板的私人信箱里。临近开会前两天,老板很不满意地问她,为什么还没有看到她的计划。丽达连忙说,三天前就传进您的邮箱了。老板说,那几天他正好和客户谈平面磨床合同,很忙,所以也没看电子邮件。于是他告诫丽达,重要的事情要懂得进行跟踪提醒。就这样,她给老板留下了考虑事情不周全、不会沟通的印象。如果想要改变上司对她的看法,相信还需要一段时间。也就是说,丽达近期恐怕难以得到提升了。“千万别假定自己所寄发的信函或传真、邮件已被对方收到,更不能对书面传达的讯息不加以核对便交给收件人。”这是丽达的教训。